目前分類:兒童繪畫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浪費錢的藝術課

2歲小孩學什麼

當我們興致沖沖的帶孩子上藝術課時,常碰到的是父母長輩說:浪費錢這麼小,上什麼才藝課的話語。等到排除萬難來教室上完一小時的課時,好像也覺得「就這樣」喔.......... 心理免不了升起一堆的問號。因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有幾個關於2歲孩子的基本認知。

 首先,身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很清楚的了解2歲孩子的發展情形,就是解決問號的第一步

生理發展上可以跑跳,自己上下樓梯,能自己使用餐具吃飯,可嘗試著自己穿脫掉鞋襪,會握筆塗鴉畫圈,翻書,拍打揉捏黏土。

心理認知能力發展孩子能分辨物體的大小、形狀及紅、黃、藍三種顏色,可以進行簡單的配對。瞭解生活中的事物有不同的功用,並會試著不同的方式使用生活中的物品。

 帶出家庭以外的環境,學習遵守簡單的規範,如:「分享」、「排隊」、「等待」等這是第二步

因此,透過說故事遊戲表達體驗,師生、親子、同儕間互動,幫助他認識自己。

 了解兩歲孩子喜歡追求獨立自主,不受約束的多方探索……這是第三步

兩歲以後的孩子,有了自主行動的能力,生活中許多事都想要自己嚐試,如:自己吃飯、拿筷子。喜歡模仿大人講話,不喜歡聽從大人的指令,什麼事都想自己做。但只要沒有安全的顧慮,是可以放手的,這樣可以培養自信,願意自我挑戰的特質。

 所以2歲的藝術課,在生心的發展考量下,藉著藝術媒材的操作,五感知覺的探索,個人氣質傾向的適應學習。孩子也必須藉著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證明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藉由藝術探索的牽引,達到一定的自信與成就感的建立,了解或發展自己的能力。                 2018/3/15 劉嬰滿

IMG_4054.JPG

IMG_3711.JPG

IMG_3706.JPG 

   

以上圖片為教學現場時拍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趣的圈圈叉叉

今天亘亘畫了一張有關於游泳的圖,在背景的部分呢!她加了告示牌,因為還不會寫字,所以畫了一堆叉叉,我不解的問她上面都是什麼意思呢?她解釋的非常詳盡⋯⋯

這突然讓我想起了宋詞裡有一首朱淑真的圈圈詞。
故事大概是這樣,一位女子因為不識字,想寫一封信給出遠門經商而多日未回的丈夫,只好拿出紙來,隨手就畫上幾個圈圈,有大圈、有小圈、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

過了幾天,丈夫終於收到這封信,打開後,思索多日,仍是百思不解其中的意思...

問了許多人,最後從一位智者口中得到了解答,原來,這封信是這樣寫的.....

相思欲寄無從寄?
畫個圈兒替。
話在圈兒外,
心在圈兒裡。
單圈兒是我,
雙圈兒是你。
你心中有我,
我心中有你。
整個圈兒是團圓,
破圈兒是別離。
我密密加圈,
你須密密知儂意。
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
把一路圈兒圈到底。

因為不識字,所以簡單的符號就成了溝通的語言。

學齡前的小孩,因為還沒有學識字,幾個圈圈叉叉的符號就變成了他們想要表達的全部意思,這種發展在羅恩費爾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區分中為命名塗鴉 (naming of scribbling)期
其年齡為:3~4歲左右

特徵:(1)從單純塗鴉的動作轉為具有想像思考的塗鴉,會賦予塗鴉意義,但形象難以辨識。
(2)會發現圖與背景的關係,但未能表現空間。
(3)會為塗鴉命名及用不同色彩來區別不同意義的塗鴉。

看這時期的小孩作品,通常要聽他們怎麼說,否則很難想像就圈圈,點點,叉叉的就是他們理解的世界,挺有趣的吧,下次遇到這樣的作品,可別急著丟掉,聽聽他們怎麼說,也許會發現他們觀察力真仔細。 2018/3/10 劉嬰滿

 

IMG_1127.JPG

影音資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zcVWWhVcI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留青史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不平凡的一生,兼具不同身份,不朽的作品,尤其是雕刻作品「大衛像」西斯汀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濕壁畫和《最後的審判》舉世聞名。

偉大多重身份的藝術人,讓人多想去了解他的養成過程,據說他脾氣暴躁、不合群,和大多數的人都相處不來,並且經常和委託主頂撞,光這些人格特質這現今人際互動頻繁社會裡,他恐怕是令人拒絕往來,頭痛人物,所幸在藝術領域中只要不斷追求技藝的完美,堅持自己的創作思路,不斷的創新,還是會有先知者青睞的。

 

此外,或許認為自己的長相並不英俊,情感生活屢遭波折,產生對女性的恐懼,所以創作時,模特兒皆以男性為主,人物以「健美」著稱,即便是女性的身體肌肉也描畫的肌肉健壯,這與羅丹非常不同,羅丹認為在藝術作品需具有「性格」才是最美的,在自然越是「醜」的,在藝術中越是「美」。

 

米開朗基羅一生追求完美極緻的形象,把激烈情感融入建壯動人的作品中,創造了藝術史上完美的人體形象,成為後世學習模仿的對象與標準。

此次上課內容重點

1:除了介紹大衛像聖殤西斯汀教堂天頂濕壁畫也藉此介紹用《創世紀》神話中故事

2:西洋畫中裸體人型的觀念

3:還特地介紹雕塑藝術與環境的關係」、「雕塑的製作概念加減法」

每次只要上到有裸體畫小朋友的反應清一色發出鄙視害羞的眼神接著就是一聲聲的..........埃呦所以一方面說明畫在西洋畫中藝術進程讓孩子們有機會討論有關身體隱密的話題

S__60432386.jpg

S__60432387.jpg

S__60432388.jpg

S__60432389.jpg

文章標籤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色光․色點․色相
 

梵谷這麼形容 Seurat 「他是具有原創性的畫家,我對他非常喜愛」

Hukunishi,1926 年提及秀拉說到:「是一名顏色化學家,是一位對於外形的嫵媚和心靈的生氣頗為敏感的詩人,他賦予作品一種神秘性,規律性的美」。

秀拉的畫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畫面閃爍的色彩慢慢變成畫面上的人與物,用客觀、科學的態度做畫,在任由觀畫者的眼睛自己去混色,以獲得像自然界自然光線躍動的效果,在真實性與幻想性中達到自然和諧、神秘的畫面。

除了Seurat,還有另一為點描派人物席涅克,他從未接受正式的訓練,完全自學而成,作品激情,善於紅色作為基調,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費內翁的肖像》(Portrait of Fénéon)是我很喜歡的作品,他擺脫透視空間的法則,發展一種平面化與裝飾化的抽象特色與音樂性格。

背景中的漩渦狀圖形,搭配繽紛亮麗的五彩顏色,既流暢又充滿裝飾效果,一掃過去點描作品中的寧靜與僵硬,給人一種鮮明活躍的視覺動感。這極可能是來自日本浮世畫的靈感。

嚴瑾的態度

Seurat坦率、謹慎的個性十分清晰地流露在他的作品上,特別是在 1881~ 1891 年這十年中的作品,表現了他仔細,甚至是極小的細節都進行計算合理有條不紊地研究和安排空間、線條、色調、陰影和光線。

小小秀拉

我們的小小秀拉也有著與Seurat一樣對點細節的耐心,表現仔細專注,也有席涅克鮮明的色彩、裝飾性的畫面,這些點如同指間上的鋼琴,叮咚 叮咚點出悅耳的樂章。

S__57188354.jpg

 

S__57188355.jpg

S__57188356.jpg

劉嬰滿2017/4/30  臺中

文章標籤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87cfece66b5a159dda2793.jpg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藝術史上最善用鮮艷色彩重新組合的畫家之一,也是野獸派的創始人之一。畫作中繽紛鮮艷的色彩、誇張的肢體、華麗的背景、裝飾性植物花紋、啟發無數現代藝術的創作,畢卡索後期對非洲藝術的興趣也是他而起。

馬諦斯獨特風格

馬諦斯,利用紅、藍、黃、綠等純色,放棄了透視原則,改用特定的物件,像椅子、窗框、綠地、酒瓶的線條和色塊,建構出空間感,表現簡化後的物體本質與內在純真的感情,為繪畫注入活力、動態、音樂性、節奏感、創作出令人驚鴻,極度自由、奔放、華麗、平衡的作品。並且認為色彩的功能不在於對光線的模仿,而是在於創造出光線。

單純的剪紙藝術
晚年的他從追求動感、強烈、奔放的觀點,漸漸發展成尋找一種平衡、簡單和寧靜感。馬蒂斯曾說,真正的藝術不是一場「秀」,而是一場修行。這倒像老子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自我修行的簡單致遠,也許不那麼驚天動地,卻是踏實沉澱在每一次的創作中,是藝術家對自己生命誠實的對待。高齡病體的他用剪紙的方式來延長自己對藝術追求,創造了另一個藝術的高度。

薩義德也說到,馬諦斯的作品與貝多芬的《莊嚴彌撒》、莫扎特的《女人心》、維斯康托馬斯·曼的《死於威尼斯》,他們都用一種簡潔、單純的力量展現藝術家的人生最後階段,讓死亡是一首對生命的禮讚。

 

在此次課程中試著讓學生們理解,色彩與空間的關係,利用明度、彩度差,創作簡單的形體,放棄細節的添加。

 

IMG_7616.JPG

IMG_7615.JPG

IMG_7731.JPG

IMG_7732.JPG

 

文章標籤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勳老師說:「很多人喜歡梵谷,絕對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畫家而已。他了解所有孤獨的心靈,在閱讀他的繪畫時,也應閱讀他生命。」

我想是的,梵谷短短37年的生命裡,帶給我們不只是一幅幅偉大的畫作,而是用熾熱的生命畫下最純粹的靈魂。我愛他,是因為他為人道信仰、為生命的尊嚴、為人性的深度而畫。

文森.梵谷(1853-1890)為19世紀後印象派荷蘭畫家,深陷於精神分裂症的痛苦之中,瘋狂與理性、信仰與救贖、渴愛與絕愛、孤獨與黑暗情緒中不斷的來回拉鋸,試圖在無止盡暗黑深淵中突圍,找到生命的出口,以求自我實現。然而在我們一生中不也是在俗世紅塵與理想實現兩難之中,欲極力找到安身立命的平衡點嗎?

 

一般人對梵谷的形容總離不開瘋狂、悲劇、激烈等詞,然而真如一個瘋子,試問他的畫又如何撼動我們心靈最深刻、最脆弱之處?

當我們愈是在他的畫作中靜默,便深深被澎湃的情感牽引,牽動著觀畫者的情緒,引出一波波的浪花衝擊而來。因此梵谷的繪畫也非能一語帶過,而是其中存在與人們共同的生命樂章。

 

梵谷最膾炙人口的畫作,幾乎都在生涯的最後兩年完成,而生命的最後兩年卻也是他人生中最苦難的時期。梵谷活得痛苦,但「痛」將心靈昇華,洞察人性至真、至善、至美,努力超越、超脫,而藉由繪畫做最透徹盡致的全現。

所以一個瘋子的畫絕不可能如此撼動人心,誠如蔣勳所言:「梵谷的美學是絕對自我的完成」。

 

對梵谷的感動也不僅限成年的我們,那種用筆急速、濃彩厚疊、狂野濃烈、動感漩渦、曳動星月,在孩子的眼裡、心裡也振盪出陣陣漣漪。以下這些是5-10歲小孩透過藝術家的畫作欣賞,創造自己的心畫。

 

S__54427668.jpg

S__54427669.jpg

  

2017/4/3  劉嬰滿

文章標籤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整理美術史的教案,重新再把一些流派、藝術家的傳記細細讀過。

高中時,讀到高更作品對野性奢華,天主祈禱文,沈思冥想,晦澀難懂的象徵主義,相較之下倒愛梵谷。

藝術、文學之美,美在不同人生階段讀來,總有不同年齡中體會到的不同層次之生命滋味,慘綠少年的青澀與失落,初出社會的摸索與選擇,走進中年後,面對的是責任與壓力、眾多角色的轉換、人生的來去的思考,此時對高更有了更多的理解與讚佩。

在去大溪地前,高更曾經當時巴黎股票市場成功的證券商,在巴黎擁有豪宅,出身高貴的妻子,五名子女,出入上流社會,收藏名貴古董與美術品。一個具有相當社經地位的中產階級,人人羨慕養尊處優的生活中。

而他想出走.............

高更出走了,走向布列塔尼,走向原始荒野,走向大溪地,走向原始島嶼。

他為什麼................

如今讀來,更是心領神會 

我們從哪裏來? 我們是什麼? 我們到那裏去」?

高更一生都在逃避現實無情殘酷的社會,掙扎於原始的野性與文眀理性約束之間,為了理想犧牲放棄優渥生活,他一直認為是對的,一直到生命行將結束,留下「我們從哪裏來? 我們是什麼? 我們到那裏去」?

最後的巨作是幾個最原始的問句,只有問題,沒有答案。

你我會有答案嗎?或許沒有答案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

 

兒童眼裡的大溪地

但面對這麼難懂的課題,要從哪個角度來向4-7歲的小孩介紹這位備受爭議的「人」呢?好吧!就從人說起........以下是他們的表現

S__53788703.jpg

S__53788694.jpg

S__53788695.jpg

S__53788696.jpg

S__53788697.jpg

S__53788698.jpg

S__53788699.jpg

S__53788700.jpg

S__53788701.jpg

S__53788702.jpg

S__53788689.jpg

S__53788690.jpg

S__53788693.jpg

S__53788691.jpg

高更在大溪地完成他的生命歴程,讓我想起奧修你通過性來到這個世界上,你有一種內在的程序要通過性再次生育。你是一種強大的延續的一部分。你的身體會死亡,所以它有一種內在的程序,可以創造另一個身體來代替它。—— 奧修 奧修著作

生命到頭來都得經歷的生死,不僅要在有限生命中發光、更要用心醞釀自己生命各種滋味

2017/3 /26 劉嬰滿

文章標籤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畢卡索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但是,如何讓他們長大後還是具有藝術家的特質。

想起我們年幼時,畫圖這件事,幾乎都像吃飯一樣自然容易,一隻筆就能天馬行空,上天下地,那隻筆就猶如魔法棒般的無限神力,但不知何時,藝術創作神力就這樣無聲無息消失。繪畫能力像語言一樣,是每人的自然天賦,但也需後天環境的培養,沒有了環境的鼓勵的養分,這份天賦就會停滯,如同語言般也要常常開口練習,因此天賦重要,環境教育的鼓勵更重要!

當孩子喜孜孜的把他的畫端到我們眼前,很多時候我們會未經思考衝口而出怎麼不像畫那麼醜來不及讓孩子說說他畫裡的故事他的信心與熱忱就被我們錯誤的態度給三振了怎還能要求日後打個全雷打。 

一筆一畫都是最獨特的

我們應該知道,在沒經過長期的訓練孩子要畫出我們所期待的很像」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更何況是3歲小孩。孩子有自己表達的方式,常常一下筆,一條線就代表一個世界,這種抽象式的表達往往就是塗鴉畫最獨特迷人的地方。

看懂孩子的塗鴉畫需要3大基本能力,1.兒童發展認知素養,2.純真般赤子心,3.謙虛包容的態度。成人過度概念性的視覺慣性促使觀看圖畫時,有自己的期待喜好,因此首要放棄己見,以接納新事物,不帶評斷,不忌成果,不要比較,讓孩子有機會可以表達所畫內容,透過作品養成動腦、動手獨立自主的習慣,成為未來良好性格的一部分。

認識生理、心理認知發展

幼兒生、心成長認知有一定的發展,我們透過認識與接納,就能看見驚喜與美好。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1896-1980),致力研究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而依照皮亞傑研究的結果,人類自出生至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劃分成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劃分的是依據生物的成熟個體認知結構,我們就參考此發展加上實物教學經驗,整理出幼兒繪畫的圖像特徵。

 02 

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在一歲左右,就能拿筆塗塗畫畫,大肌肉的感覺動作胡亂揮畫是這個成長階段的特徵,這時候的塗鴉活動只是單純嚐試性的摸索遊戲,常是畫出紙外、地板、桌面,他們並不是為了某個表現而畫,而是對色彩、空間、線條的視覺探索。

IMG_0546.JPG

 

IMG_1106.JPG

DSC03121.JPG

IMG_1021.JPG

 

*2~4歲

或許遊戲經驗多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加了,可以從這些胡亂畫的線條中,清楚的表達出畫的內容,雖然我們還是看不懂他們在畫什麼。可使用符號代表實物,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即所謂「虛構」現象。

他們這時也具備了畫「人」的原始能力,發展出封閉的圓形,可畫出蝌蚪人,甚至加上眼、口、頭髮,雖然他們還是只能畫出一些象徵圖形,但已經能利用直線、圓形,建構出簡單明白的圖形。

  IMG_0259.JPG 

DSC02787.JPG

3歲  黃浚家 男

*4~5歲

這時候生活經驗更豐富了,戶外活動的拓展也使的他們視覺神經更成熟,圖形的辨知能力更高,色彩的揮灑更加自由,也使得他們有源源不絕的創作力,由於他們並不在乎好壞,反而更能展現敏銳的觀察力、無所忌憚的創作能力,透過他們的獨特視角,展現最大的創作熱情。高德納 (Gardner, 1979) 把幼稚園兒童與藝術家作品所呈現的特質等量觀察,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作品最具獨特性、生動,創造力最高峰的時期,稱「U形趨勢」。

DSC02114.JPG

3.5歲   男

DSC01595.JPG

3.2歲  鄭宇棠  女

DSC02784.JPG

3.3歲    男

獨出孩子畫裡的感動

學齡前孩子是很純真的年紀,誠實於自己的感受,純粹於創作的熱情,不在乎成人的眼光,因此在了解孩子的畫之前,我們必須先有開放的心態,跳脫成人概念性的思維,明白不可思議的美好。

孩子的每一張畫都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都是彌足珍貴,不但是生命歴程的總和也是對美好世界的渴望,他們把喜悅、狂放、奔放、想像與我們分享,我們有怎能用批評回報呢? 

劉嬰滿2017/03

文章標籤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塗鴉畫是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自然表現出來的,具有特殊的心理活動。幼兒的塗鴉畫,顯示幼兒作畫的思想和行動。而作品是他們的內在心理記錄,如同軌跡般傳達他們心理狀態。

我們可以從幼兒塗鴉畫的顏色、形狀、操作過程可以得知此幼兒的心理狀態,是因為孩子會把心情全部投射在筆下的色彩及形狀上,在心理學上,一般稱這種為「投射法」。

每個孩子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徵、氣質類型、思維模式也有不同。透過孩子的畫畫,可以幫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特質,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或情緒情感變化等如同兒童繪畫教育學者鄭明進所說「塗鴉畫幼兒心靈之窗」,透過觀察可得知幼兒個人的一份心靈成長紀錄。

要從一張幼兒畫來看個性特質之前,最重要的一點,是作品必需是幼兒在完全自由的氣氛之下完成的,才能夠正確的看出其性格。

S__52183058.jpg

S__52183059.jpg

這是一次開放課程中,發現2個小男生在課程操作中,炯然不同的表現形式,相應於行為特質中,A圖小男生是肌肉運動型,B圖小男生是動態獨處型。

肌肉運動型:學習時需要動、做事、或觸摸到東西,坐著不動會分心,沒有規律性。

動態獨處型:一個人安靜的學習,不喜歡被打擾,規律自我要求,愛乾淨。

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看出來屬於哪一種學習型式的,很可能在不同的發育時期有偏好某種型態,我們透過觀察自己的孩子給予不同的引導。如:在他於視覺型的時期,多利用視覺感官來幫助他學習;當他處於肌肉運動型時期時,就多利用肢體動作幫助多些觸覺的接觸。

最後,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學習的方式會隨發育而有改變,孩子也許他既需要圖形、影像的刺激,或許也需要一邊走動一邊思考,或者需要搭配聽覺如果一味的要求他坐著不動的學習,有時反而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劉嬰滿/2017/ 3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暖花開的好日子就是許多企業團體辦理寫生活動最多的季節當父母的您一定有這樣的對話經驗

孩:媽咪,要畫什麼(天真可愛看著你)

媽:你喜歡畫什麼就畫什麼(和顏悅色的望著他)

……………..5分鐘過後……………

孩:媽咪,我畫好了(看著你)

媽:這時你只有看到一顆小小的樹和一個小小的人(繼續和顏悅色的望著

    ) ,你在畫多一點。

孩:媽咪,我畫好了,我可以去玩了嗎?(拜託懇切的看著你)

媽:此時他只多畫了一個小太陽,你在畫多一點好嗎?(心中的無名火悄悄點

    燃中,心想在外面修養、形象)

……………..10分鐘過後……………

孩:媽咪,我畫好了,我可以去玩了嗎?(拜託的看著你)

媽:無言+三條線+黑雲+閃電+雷劈(<<<火山瞬間爆發>>>>> )

結局是.....一天的好心情沒了,期待落空了,早起累的想睡覺,氣的想揍人。

 

這是新手媽咪帶小孩寫生,百分百遇到的實境。每年也一直重複被問同樣的問題,現在以多年來帶寫生經驗,歸納出寫生秘技5招式,式式管用又簡單,讓家長放心,孩子快樂。

第一式:現場逛大街

到了現場後,不急著畫,跟著小朋友到處逛逛,一面問他看到什麼。(什麼景物、什麼人、天氣怎麼樣),只管一直問,家長不急回答。

第二式:主題、主角要先畫

剛剛了一圈,一定有孩子覺的有興趣的物或人,請先用鉛筆。(在畫面中間區域畫出,大小約大人兩拳頭大小,用鉛筆的目的畫太小可做修改)

寫生招式-2.jpg

第三式:配角請上場

請用黑色簽字筆讓孩子畫上主題、主角外的好朋友,如逛大街看到的動物、樹、花鳥、房子、橋、池塘、太陽、路燈、招牌、石頭、子、其他人等等,順便把剛剛的主題給描了起來。

第四式:上色

我們從小使用的書寫工具是硬筆,因此在國小2年級前,軟筆的使用相對對孩子而言是困難的,因此為了減少挫敗感與作品的完成度通常我們會使用粉蠟筆上色。

第五式:背景畫水彩

背景的處理部分,則使用水性顏料如水彩、廣告原料,一方面讓孩子多點機會練習軟筆使用機會,另一方面增加畫面的豐富性。

 

 

 寫生招式-3.jpg

IMG_0625.JPG

人類學習管道主要透過觀察所見」「模仿所得」,對於剛踏出寫生不知如何開始的孩子,這5式是個簡便的起式,幾經來回幾次練習之後,熟悉套路,相信孩子就可發揮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想像力,畫出另自己滿意的作品。

繪畫寫生是訓練孩子五感的媒介,透過眼睛所見、耳朵遇聽,思考組織後經由手繪呈現讓孩子的心靈充實,豐富自我的成長經驗。

 劉嬰滿/2017/3

糖果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